隨著太陽升起,周邊工地、裝修隊乃至家政服務公司等多個行業會來這里招工?!?a href="http://www.heiheidi.com/2023-01/20/c_1129302259.htm" target="_blank">查看詳細】
【記者:記者水金辰 金劍】“只有產業旺,日子才紅火。守好‘米袋子’,富足村民‘錢袋子’,這是我們奮斗的方向?!毙彺妩h委第一書記李錦柱說。
2023-01-16【記者:屈彥 杜宇】一路上,他用精湛的廚藝,讓旅客吃得開心、安心,守護旅客舌尖上的返鄉路。
2023-01-17【記者:張端】記者踏上凌晨出發的臨客高鐵列車,用鏡頭記錄團圓路上的溫暖瞬間。
2023-01-16【記者:周牧】當日,第十屆中國·肥西紫蓬詩歌節線下活動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紫蓬鎮舉行,現場進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喜迎新春佳節到來。
2023-01-09【記者:周牧】近日,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肥車輛段和合肥南動車運用所對列車開展細致入微的“體檢”。
2023-01-06【記者:黃博涵】春節臨近,年味漸濃,不少合肥市民來到城隍廟市場選購春聯、燈籠等新春飾品,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
2023-01-06【記者:郭晨】島上書店的設立與大科學裝置交相輝映,成為大國科教重鎮的人文之光。
2023-01-06【記者:姜剛 馬姝瑞】各地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推動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一個個大項目建成投產,為穩經濟添能蓄力。
2023-01-01【記者:曹力】元旦假期,不少游客紛紛來到安徽九華山風景區登高覽勝,祈福迎新年。
2023-01-03【記者:胡銳】此趟班列的發運標志著合肥中歐班列2022年全年發運數量達768列,較去年凈增100列。
2023-01-01【記者:屈彥】老牛為什么對接種有重重顧慮?老丁會如何勸解他?
2022-12-29【記者:劉軍喜】中鐵四局參建的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渡槽通航(無人機照片)。
2022-12-31【記者:趙陽,王怡靜,張智敏,馬希平,楊子春,曹力,孫敏】面對藥品短缺等群眾急需解決問題,多地陸續出臺暖心舉措,全力保障老百姓用藥需求,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022-12-29【記者:陳諾 何曦悅】在安徽多地,多個行業保障持續運轉,守護好彌足珍貴的“煙火氣”。
2022-12-28【記者:徐海濤 朱青】目前合肥市的防治工作突出“兩個延伸”,即進一步向老年人等脆弱群體延伸、向農村地區延伸。
2022-12-28【記者:張端】從“環城綠帶”到“擁湖入懷”,生態之美成為合肥這座城市的動人底色。
2022-12-19【記者:陳諾、戴威】當地出臺臨時性保障政策,參保人員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可報銷70%醫藥費。
2022-12-31【記者:馬姝瑞、吳慧珺】從安徽蕪湖直達安徽黃山、江西上饒、浙江建德3個城市的低空短途運輸航線在安徽蕪宣機場正式開通。
2022-12-19【記者:馬姝瑞 汪海月】合肥海關推出了“自助打印”“智能審核”“一企一策”等多項便利化措施,降低企業簽證成本。
2022-12-13【記者:馬姝瑞 吳慧珺】隨著水務一體化的逐漸深化,跨“界”供水范圍已從丹陽鎮擴大到博望區全區。
2022-12-10【記者:張端】安徽師范大學一則“為烈士畫像”的公益活動“征集令”在師生中引起關注。
2022-12-06【記者:周牧】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
2022-12-09【記者:王菲】科技與產業融合,制造向“智造”轉型,為南陵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2-12-09【記者:陳尚營、吳慧珺】寒冬時節,安徽省蚌埠市的中國(蚌埠)傳感谷內,各家企業熱火朝天忙生產。
2022-12-06【記者:劉軍喜】近日,受寒潮天氣影響,安徽省合肥市氣溫下降。合肥市肥西縣高店鎮蔬菜種植基地的菜農們加緊采收蔬菜,供應市場。
2022-12-05【記者:曹嘉玥】去年6月以來,鳳臺村以辣椒種子“孵化”辣椒產業,建設百畝蔬菜基地,通過“基地+農戶”的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農業發展之路。
2022-12-04【記者:張端】祁門紅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2022-12-03【記者:陳尚營、徐欣濤】湯家莊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焦村鎮,這里群山環抱,山青水綠。
2022-12-02【記者:杜宇】安徽省蚌埠市依托“微電子機械系統”領域的傳統優勢,積極打造智能傳感產業。
2022-12-03【記者:杜宇 郭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新農人鄭濤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
2022-11-27【記者:劉軍喜】當日,由中鐵四局承建的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鐵路引入合肥樞紐工程,跨合巢蕪高速公路特大橋右線80號墩在合肥市肥東縣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筑。
2022-11-27【記者:杜宇 郭晨】初冬時節,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的徽派建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盡顯詩畫般的美麗圖景。
2022-11-26【記者:張端】當日,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第二十二屆“建筑風”文化藝術節學生作品展舉行,共展出平面設計、建筑模型等類別的大學生作品400余件。
2022-11-21【記者:陳尚營】安徽省池州市的九華特高壓密集通道,是西電東送的大動脈之一。
2022-11-21【記者:徐海濤】《科學》雜志審稿人認為,這項研究是超冷分子研究領域的一個里程碑,為超冷化學和量子模擬研究開辟了新方向。
2022-12-04【記者:吳慧珺 趙金正】近年來肥西縣廣大林農結合實際,把苗木花卉產業作為現代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2022-11-21【記者:黃博涵】當日,為期五天的2022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的中國中部花木城開幕。
2022-11-21【記者:姜剛 朱青 水金辰】各地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產業。
2022-11-18【記者:張端 朱青】11月17日,為期四天的第五屆世界聲博會暨2022科大訊飛全球1024開發者節線下活動在安徽省合肥市啟動。
2022-11-18【記者:周牧】大會以“合作才能共贏”為主題,主要內容包括1場開幕式、4場高峰論壇、10場主題論壇等。
2022-11-18【記者:屈彥,郭晨,水金辰】記者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巢湖沿岸發現,當地漁民上岸轉產、熱鬧漁港變身濕地。
2022-11-17【記者:曹力】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董鋪水庫上有一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半島,名為科學島。
2022-11-17【記者:黃博涵】安徽省銅陵市建設集健身、休閑、賞景等功能為一體的“口袋公園”。
2022-11-17【記者:姜剛 朱青 金劍 黃博涵】小崗村近年來立足村情、瞄準“短板”,致力于一產做優、二產做強、三產做旺,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22-11-15【記者:李亞彪、劉美子、朱青】在位于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樓合肥量子城域網總控制中心的大屏上,站點健康度、密鑰持有量、密鑰消耗量等數據在實時跳動、更新。
2022-11-16【記者:俠克 劉方強】兒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單身在異鄉的都市白領,生病后到醫療機構就診,常常因為無人陪伴帶來諸多困難和不便。
2022-11-15【記者:汪海月 曹嘉玥】安徽省已創建省級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00個,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85個。
2022-11-15【記者:?胡銳】近年來,安徽省通過政策引領、資金支持、技改提速等方式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厚植企業成長沃土,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2022-11-15【記者:張端,劉軍喜】合肥市通過打造環巢湖濕地群,提升濕地生態系統調蓄洪水、凈化水質、維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作用。
2022-11-13【記者:劉軍喜】安慶市形成了從整車制造到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覆蓋上下游產業鏈的汽車產業生態系統。
2022-11-13【記者:郭晨】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在該縣境內的原漁業湖區黃陂湖水域及周邊,開展退耕、退漁、退養政策以及水環境綜合治理。
2022-11-13【記者:戴威】藍天白云下,風車慢慢地轉,小伙一邊和著歌,時不時看向身旁的媽媽。成群結隊的羊兒從他們身后路過。
2022-11-12【記者:曹力】巢湖每年向長江輸送水量約40億立方米,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湖泊濕地和長三角重要的生態屏障。
2022-11-12【記者:陳諾、曹力】多年來,人們習慣叫它“科學島”:以科學為名,更以應接不暇的科技成果出名。
2022-11-12【記者:張端】近日,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2022-11-12【記者:劉軍喜 杜宇】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的中國寶武集團馬鋼軌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數字車輪智慧工廠。
2022-11-11【記者:劉菁、陳諾、陳尚營、劉曉宇、曹嘉玥】新華社安徽分社的記者們深入江淮大地,找尋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新華社分支機構的紅色“足跡”。
2022-11-11【記者:劉軍喜】馬鞍山市在該地區實施老礦區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工程,打造優美宜居的環境。
2022-11-11【記者:劉軍喜】安徽省蕪湖市的奇瑞汽車智能網聯超級一工廠生產車間。
2022-11-11【記者:劉菁、馬姝瑞、汪海月、吳慧珺】自2015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國取消了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
2022-11-11【記者:水金辰、郭晨、屈彥】合肥系統推進巢湖綜合治理,采取生態補水、植被恢復、移民搬遷等措施,增強濕地生態功能。
2022-11-11【記者:李亞彪、水金辰、趙金正】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經濟開發區,馬鞍山三基輕合金成型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顛覆了人們對傳統鑄造行業的印象。
2022-11-11【記者:吳慧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原鎂供應國和消費國,鎂基新材料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
2022-11-11【記者:屈彥,郭晨】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環巢湖濕地,越冬“大部隊”陸續抵達,小天鵝、蒼鷺等珍稀水鳥一一亮相。
2022-11-10【記者:馬姝瑞、吳慧珺、白斌】如今,現代化的汽車廠成了小鎮人口中的高頻詞。
2022-11-10【記者:水金辰、劉曉宇、汪海月】地處巢湖之濱的安徽省會合肥,在今年成功獲評第二批“國際濕地城市”。
2022-11-10【記者:朱青 姜剛 黃博涵】一個村就是一個“熟人大家庭”,要讓“老風俗”成為全村歡迎的“新風氣”,還得從村民視角入手,從解決他們的實際辦事需求做起。
2022-11-09【記者:曹力】回到工作崗位后,袁媛深入基層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她參加黨的二十大的經歷和感受。
2022-11-09【記者:杜宇 劉軍喜】近年來,馬鞍山市多措并舉,引導鑄造企業向安全、綠色、低能耗、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推動鑄造行業提質增效。
2022-11-09【記者:周牧】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的稻田陸續迎來豐收。
2022-11-04【記者:王菲】青山為筆,碧水為墨,一幅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城鄉共美的山水畫卷正徐徐展開。
2022-11-08【記者:劉美子 曹嘉玥】近年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2022-11-05【記者:白斌】深秋時節,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陶廠鎮西山村的高標準農田項目區,一塊塊錯落有致的農田整齊劃一,田邊溝渠四通八達。
2022-11-05【記者:水金辰、趙金正】當黃澄澄的稻谷全部機收并被烘干,安徽省滁州市天長市汊澗鎮張營村種糧大戶平東林今年的秋收工作告一段落。
2022-11-04【記者:戴威,何曦悅】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有一座島,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就坐落于此。這座島也因此被稱為“科學島”。
2022-11-03【記者:張端】11月2日晚,巢馬城際鐵路馬鞍山公鐵兩用長江大橋主汊航道橋Z3號墩主塔第十八節混凝土開始澆筑。
2022-11-03【記者:水金辰 姜剛 趙金正】在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江霞谷物種植家庭農場,1177畝粳糯稻籽粒飽滿,進入成熟收獲期。
2022-11-01【記者:戴威】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種糧大戶徐淙祥帶領兒孫搶抓農時,施肥、耕地、種小麥,為新一年的收獲辛勤勞作。
2022-11-01【記者:劉軍喜】合新鐵路起自安徽合肥,終至江蘇新沂,設計時速350公里。
2022-10-31【記者:戴威】十月末,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的九華山風景區,秋意正濃,秋色蔓延,如同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
2022-10-31【記者:張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離子束生物工程與綠色農業研究中心持續開展水稻種質創新、基因發掘以及新材料應用等工作。
2022-10-30【記者:屈彥】近日,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的山核桃喜獲豐收,寧國市有“中國山核桃之鄉”的美譽。
2022-10-29【記者:姜剛 水金辰】正值秋收秋種關鍵期,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徐圩鄉,種糧大戶尚躍比較忙。
2022-10-29【記者:屈彥】安徽阜陽市臨泉縣高樓村的文化小廣場上,聲聲嗩吶,高亢嘹亮。黃磊正帶著團隊表演嗩吶演奏。
2022-10-29【記者:郭晨】近日,秋色中的皖南山區晨霧繚繞、霜染秋葉,呈現出一幅詩情畫意般的美麗秋景圖。
2022-10-29【記者:楊玉華 汪海月】為讓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各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探索服務貿易、易貨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
2022-10-27【記者:陳諾】經過一年多的籌備,10月26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正式成立。
2022-10-27【記者:金劍 湯文】小鎮采用“牧光互補”模式,是一座集光伏電站、黃牛養殖、羊肚菌種植等為一體的光伏農業示范園。
2022-10-27【記者:胡銳,戴威,何曦悅,曹嘉玥】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塔川村,紅葉迎來最佳觀賞期。
2022-10-26【記者:姜剛、水金辰、趙金正】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五溝鎮廟前村,近千畝高粱已完成收割。
2022-10-26【記者:姜剛 水金辰 趙金正】除了智慧田、良種田外,得益于農業科技支撐,一些地方的示范田也取得了好收成。
2022-10-22【記者:曹力】金秋時節,安徽江淮大地一派秋收的忙碌景象。各糧食主產區搶抓農時,協同推進秋收秋種工作。
2022-10-22【記者:張端】在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長臨河鎮十八聯圩濕地,草木豐茂。
2022-10-21【記者:水金辰、姜剛】今年潁上縣首次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勇于嘗鮮的他種植了近1300畝。
2022-10-21【記者:趙金正 姜剛】記者近日在蕪湖市多地走訪看到,田間地頭呈現出一幕幕收割水稻、運送糧食的繁忙場景。
2022-10-19【記者:張端】近年來,巢湖市通過化肥減量增效、病蟲害綠色防控、高標準農田建設等方式,推進巢湖流域水稻綠色種植工作。
2022-10-17【記者:劉軍喜】由中鐵十局三建公司承建的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菜巢線廬江段順利通水。
2022-10-14【記者:周牧】在位于蕪湖市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二期工廠,工作人員在焊裝車間忙碌。
2022-10-14【記者:郭晨】近日,安徽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園區自動駕駛先導應用試點項目正式運行。這也是全國第一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項目之一。
2022-10-13